初见

2024-12-25

南京师范大学泰州


文/ 孟意祥




“人生若只如初见”回望过去。在仲夏之末,一纸红色通知书。带我迈进南师泰校园。对于我来说,不仅是前一阶段努力的见证,更是对未来新生活的开始。这让我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与期待。刚来校园时的懵懂与羞涩。正是我初入大学时的写照。

      初见乍惊欢,久处仍怦然!转角的邂逅我与南师泰的双向奔赴!院长我们的人生第一课给我生动的启发。你是谁!你从哪里来!你要到哪里去?简单几句,不仅仅涵盖着我们大学生应该做什么,更让我们对大学的观念有个新的改变。求学经历:我来自豫中一个小县城,幼时嗜玩,三五成群,潦草耗费大把时间,年少不知学习,初中草草结业,高中第二年辍学打工,经半年社会磨砺,方大梦初醒 、可奈何肚,高考时才知:书到用时方恨少!看着同龄人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一些成就,我重新挑战自己,决定复读。也许是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情感,我很快调整过来,再战东山。回首望去,这些皆成序往。

     入学至今、我以为…………哈哈,初见。大学是一个神奇的地方,更是一个自由与理性的殿堂,它并不像高中时简单的知识迁移,而是通过理论的跳板,让我看到新的视角,用灵魂与古人学者的交流,汲取科学真知。充盈大脑,从而达到举一反三,学以致用的目的!让我了解到,大学阶段的学习,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,它更符合当下社会需求的新质生产力。为什么怎么说呢!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给出了答案。因材施教。

关于我在南师泰校园这一段时间、教会了我独立,应该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,以及丰富的社团生活,更是拓宽了我的技能。让我和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们分享着各自的故事,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,我们相互学习着各自的优点,取长补短。共同进步。让我结实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
     与泰初见!弱冠之年。外出求学,新环境,新经历,更是新挑战。收到通知书后,我在心中不知有多少次与泰州相遇。可还有一种:明明如月,何时可掇。像新朋与老友的久重逢!!!纵有千言万语,见时的喜悦还是无以言表!刚开学我对生活毫无头脑,每天弄精疲力竭,收获却很少。这时我才发现,广泛涉猎并不代表学已致用。古人云:做学问要脚踏实地,做事要知足,做学问要知不足。吾日三省吾身。《大学》写道: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、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对于现在的我来说,更应该转变发展观念,五育并举。德技一统,身心发展!

     揆诸当下。我将大目标拆分成了一个一个小目标,并逐步的去发展完善。一.树立时间观念。二.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三.不轻言放弃,坚持到底。四.劳逸结合,适当放松身心。五.统筹发展,优势互补。刚开始自律是让我痛苦的,后来这些是令我享受的!每天的充实感更是。虽说还没有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的成就、但也有欲求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小小进步!

    忆昔初见日,春风正当时。 展望未来。新时代浪潮风起云涌,科技日新月异,各种新思想,新事物层出不穷。在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东风中,对知识专业技术的要求的掌握更是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。

     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青年大学生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《孟子》有言: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对于我们青年大学生来说,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,更要有真才实学。有理想,敢担当,能吃苦,肯奋斗。要有一种自找苦吃的态度,把头扎在书堆里,把脚走在田野里,把知识用在生活里。挺膺担当,敢为,才有作为。

      往远处看。俄乌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,中东地区冲突不断,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卷土重来。巴以冲突更是给两国的人民带来极大伤害,国内残垣断壁,人民食不果腹。刚签署《北京宣言》后哈马斯领导被暗杀。可见,当前国际形式何其复杂!我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,只是生活在一个强大的国家。今天的中国,利好与优势叠加,发展与时试同行。在这里,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,我将继续努力,在谱写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篇章中实现人生理想!

      行为至此,落笔为终!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我将怀着满腔热忱,脚踏实地,善作善成。用笔尖绘下未来蓝图!终有一日会: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!苦尽甘来!

      昨日已去,逝者如斯。明日未至,前景何知?唯今日若在诸君手中,尤应呵护之,珍爱之,记挂之,驾驭之‌……

      与君共勉!



作者简介:水照月不湿,月照水不干。


证件照_2024-09-13 15_06_15.png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